狂炫超低温咖啡 呼吸慢病的朋友请当心,这杯“网红”可能让你喘不上气


最近,沪上的永康路成了咖啡爱好者的打卡圣地。即便暴雨倾盆,街头积水没过脚踝,仍挡不住人潮涌向那家售卖零下80度dirty咖啡的小店。据店员透露,这款超低温咖啡自推出以来热度就居高不下,日常日销稳定在800杯左右,周末更是能突破千杯。这种超低温咖啡凭借独特的口感和新奇体验,吸引了无数消费者。但对于广大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而言,在跟风品尝前,一定要了解超低温咖啡对健康的影响。


640.png


超低温咖啡,对呼吸系统的影响


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,我国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,40岁以上人群中每8人就有1名慢阻肺病患者。在咖啡文化浓郁的时代,热爱咖啡的人群中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数量不容小觑。


我们都知道超低温咖啡温度显著低于常温饮品,当超低温液体快速经过口腔、咽喉进入食道时,低温刺激会沿呼吸道迅速传导。健康人可能仅短暂不适,但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呼吸道本就脆弱敏感,刺激性可能会更大。


微信截图_20250813133523.png


以哮喘患者为例,其气道长期处于高反应状态,超低温刺激易诱发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,导致气道狭窄,引发喘息、气急、咳嗽等哮喘发作症状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患者存在气流受限和气道炎症,低温刺激会加重气道痉挛,加剧呼吸困难,影响肺部通气功能。


更值得注意的是,快速饮用会让大量冷空气随咖啡进入体内。正常呼吸时鼻腔会对空气加温加湿,而快速饮用超低温咖啡时,冷空气未经充分加温直接进入呼吸道,会强烈刺激呼吸道黏膜,破坏正常生理环境,降低防御能力,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,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而言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急性发作。


咖啡因:呼吸与心脏的双刃剑


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。对部分人来说,适量咖啡因能刺激呼吸中枢,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,一定程度上改善通气。但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,尤其是心肺功能已受损者,可能成为负担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13133644.png


像COPD患者,心脏因长期缺氧和肺部病变本就承受额外压力。咖啡因导致的呼吸加快、心跳加速,会进一步增加心肺工作量,加重心脏负担,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。同时,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可能影响患者睡眠质量,而良好睡眠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免疫力维持至关重要,睡眠不佳会间接影响病情控制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13133720.png


慢性患者饮用冰咖啡的注意事项


饮用前:充分评估自身状况


微信图片_20250813133827.png


饮用前可咨询主治医生,根据病情轻重、控制状态获取专业建议。急性发作期或病情较重者应严格避免;病情稳定的轻度患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尝试,不可擅自跟风。同时明确自身对咖啡因的耐受度,若既往饮用后有不适需格外警惕。


饮用时:控制细节减少刺激


微信图片_20250813133833.png



选择小杯量冰咖啡,避免大量摄入低温液体。摒弃“快速饮用”方式,改为小口慢饮,减少冷空气进入体内。避免极端低温饮品,常规冰镇温度更易耐受。饮用时尽量用鼻腔呼吸,降低呼吸道刺激风险。


饮用后:密切监测身体反应


微信图片_20250813133839.png


饮用后数小时内关注身体变化,若出现咳嗽、喘息、胸闷等呼吸道症状,或腹痛、心悸等不适,需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就医。记录反应,若多次不适应彻底避免,不可抱侥幸心理。


呼吸训练-慢性疾病的守护者


640.jpg


改善心肺功能:增强呼吸肌力量,提高肺通气效率,减轻心肺负担。

调节自主神经:稳定心率、血压,缓解焦虑情绪,改善睡眠质量。

提升生活质量:减轻气短、疲劳等症状,增强运动耐力和日常活动能力。

辅助疾病管理:对慢阻肺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病有辅助康复作用。


日常呼吸训练可配合呼吸训练器做10-15分钟,气道廓清的同时可增强呼吸肌力量。夏季注意室内外温差,做好保暖。日常充足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,随身携带急救药物,紧急时及时干预。遵循“评估先行、控制细节、监测反应”原则,才能筑牢呼吸健康防线。


健康管理-享受生活


超低温咖啡虽当下备受追捧,但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而言,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。追求潮流饮品时多一份谨慎,遵循医嘱,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。